与互联网传说中 " 卷生卷死 " 的学历升级相比,这群学生眼前的 " 稳定就业 " 选项似乎更加明确、清晰,触手可及。
作者 / 阿绿
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这对如今精通网上冲浪的高考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在这些年的互联网讨论中,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以 " 就业 " 为导向。他们认为选择一所就业率更高的学院,能够有效提升人生的容错率,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里可以更坦然。
这一届的高考生和他们身后的家庭越来越觉得,与其等到四年之后再面对就业或读研的两难抉择,倒不如从一开始,就做 " 性价比 " 最高的选择。
选择 " 降档 " 的高考生
家住山东聊城的张彭阳今年高考考了 480 分,比省普通类一段线(即常规意义上的 " 本科线 ")高了 36 分。
从 2020 年起,山东省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转而采用 " 语数外 " 加自选 " 小三科 " 的 "3+3" 模式,但大部分人还是会将 " 小三科 " 的选择倾向,作为文理科的划分依据。按这个 " 标准 ",张彭阳属于文科生。他自己清楚,这个分数在拥有重点文科专业的本科院校里,优势不大。
(图 /《大考》 )
从提交志愿填报意向开始,张彭阳就一直急切地等待着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下文简称 " 山东电专 ")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填报志愿的第四天,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询问往届学长和同届同学 " 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子 ",有人告诉他 " 就是一张硬卡纸 "。他安慰自己," 学校好,(录取通知书)简陋就简陋吧 "。
虽然以旧日的标准来看,山东电专不太符合张彭阳这个分数段的许多学生对于 " 好学校 " 的定义,但这两年来,它已经逐渐成为省内甚至外省考生挤破脑袋也要进去的大热门院校。
自 2009 年 11 月起,山东电专上划直属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国家电网电力系统下属的中大型国企。互联网上流传的 " 比‘ 985 ’还牛的专科院校 " 名单中,这所学校长年占有一席之地。
(图 /pexels )
《2022 年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 年,该校的 1230 名应届毕业生中,有 527 名应届毕业生通过校招等方式签订合同,进入国有企业就业。
仅这一点,也许就足以让不少 "985" 院校自叹不如。这也是张彭阳决定放弃本科、专攻山东电专的主要原因。
这届大学生,很早就被灌输了 " 社会内卷 " 的概念。(图 /《二十不惑》 )
通过社交平台,他联系上一些在山东电专读书的学长。在确认过学校的住宿条件—— " 上床下桌,有空调,水电全免 " 之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半个月后,那张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寄到他的手上。这个漫长的暑假,对他来说,才刚刚开始。现在,他终于可以好好享受这个 18 岁的夏天。
而在千里之外,对身在四川的陈三金来说,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注定是忙碌与悠闲并存。
今年,陈三金加入了学校组织的支教队,在湘潭的一所乡村小学度过了难忘的 25 天。对她而言,这段经历最大的意义是 " 学会了克服过去难以接受的事情 ",她开始习惯乡村生活和千奇百怪的虫子," 现在看到已经很平静了 "。
陈三金在湘潭大湖学校(小学)支教。(图 / 受访者提供)
在陈三金就读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 " 长沙航院 ")," 吃苦 " 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在一年前填报志愿时,她一眼就看到了 " 长沙航院 " 的名字,她之前就听说过这所学院在军事制造相关专业上的优势。在进一步查询资料后,她了解到,在这里,学生通过学校 " 定向培养军士 " 计划,可以在毕业后入伍从事技术工作。
不过这条路要走通,也并不简单。这些军士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每天还需要进行固定的体能训练,接受军事化管理。陈三金所选的专业,虽不在定向培养军士的范畴之内,但针对普通专业学生的规定,也比一般高校的在校生更加严格," 行课日必须穿制服,大一的部分班级在没有课的时间,也必须去教室上自习 "。
但在长沙航院的高就业率面前," 规矩 " 的压力显得不那么重要。去年,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 98.06%,部分强势专业实现百分百就业,即便不通过 " 定向培养军士 " 计划,不少学生也能通过校招进入国有企业或机关单位就业," 去航司、军工厂或者民航,都有可能 "。
与互联网传说中 " 卷生卷死 " 的学历升级相比,这些选项似乎更加明确、清晰,触手可及。
陈三金拍下的湘潭风景,她觉得特别像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里的场景。(图 / 受访者提供)
" 专科小清华 "
和张彭阳选择的山东电专一样,陈三金就读的长沙航院,也同样位列 " 比‘ 985 ’还牛的专科院校 " 名单。在互联网上,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号:" 专科小清华 "。
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住宿环境还是性价比方面,这些专科院校都颇具竞争力。一位来自公办专科院校的王老师告诉记者:" 平心而论,我们这里(来报考的)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好。" 在录取工作陆续结束之后,除了就业问题,学生找他咨询得最多的就是 " 要配什么电脑 "," 所以,我们都是在满足他们专业需求的前提下,跟他们说‘有基础功能就行’ "。
(图 /unsplash)
因此,相较于学费动辄上万元的民办本科院校,这类公办专科院校的学费通常在 4000 元到 6000 元不等,也更容易让这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接受,成为他们的 " 平替之选 "。
在就业方面,专科院校给予学生的扶持力度通常较高。针对一些实操性强的专业,院校往往会从第三年起,为在校生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
即将升上大三的王爽,这个暑假的时间几乎都留给了实习。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学校会根据生源地、在校成绩和学分,为这批即将升入大三的学生推荐合适的实习机会。王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县城所在地的市级人民医院,每天忙前忙后,实习生活过得十分充实。
目前在医院里,她主要负责血液样本的检查。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实习生,会每四周轮换科室,在不同的岗位上积累经验,直到明年 3 月的校招和 " 专升本 " 考试。这大半年能让她积累足够的实践操作。
王爽在医院实习。(图 / 受访者提供)
回想起两年前填报志愿的那个夏天,王爽记得,那时一家人都跟着做了不少功课。在结合多方面因素之后,他们觉得医学检验领域 " 以后应该好就业 ",并最终选择了省内的一所医药类专科学院。
尽管如今这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已经略微饱和,但她还是会为自己找到擅长的事情而欣喜不已。" 感觉自己可以帮助别人 ",这种信念已经取代了就业焦虑,成为支持她继续前进的动力。
虽然不少人用 " 专科走就业,本科走学术 " 这句话来凸显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泾渭分明,但事实证明,专科教育未必就是冷冰冰的。而另一方面,不少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向,也在朝着实用主义突飞猛进。去年 3 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布了《西南大学 " 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 " 微专业招生简章》,课程内容包括申论概论、公文写作训练、行政能力测试基础等。这类 " 小而精 " 的微专业的开设,未尝不是本科院校向 " 平替 " 贴近的一种尝试。
在很多人看来,高校教育到最后,拼的是平台资源和信息差。能够组织起一场高质量的校招会,让学生和企业双方都满意,就是这些学校可以被称为 " 专科小清华 " 的最好证明。另一方面,校招会也是对学生们的终极考验," 读专科到底有没有用 ",关键还得看他们能否利用好手头的机会,抹平最后的信息差。
因为工作的关系,已经毕业多年的林先生如今还与轻工学院(现在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保持联系。当年他毕业时,他的母校还只是一所在广州本地比较有名的专科院校,如今已经迎来了从 " 学院 " 到 " 大学 " 的升级。但更让他意外的,就是这批 " 后辈 " 们抹平信息差的能力:有人在大学第一年就拿到了国际联赛的金奖,还有人拿到了发明专利," 重点是,他们才刚刚上大一 "。
除了在校成绩、实习经历和专业证书,这些额外的加分项,往往能够让他们在最后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对这些学生来说,这场校招是他们三年实践、多年苦读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决定了他们未来人生的起点。
" 平替 " 的尽头,
是 " 贵替 " 吗?
但起点,终究只能影响故事的开始。即便是在导向明确的择业观驱动下,依然有很多人拿到了意料之外的人生剧本。
在轻工学院完成所有的课程后,林先生参加了 " 专升本 " 考试,完成了进一步的学历提升。但对他来说,这更像是个 " 凑热闹 " 的选择,因为当时大多数人是这样选的。和林先生同届的小智也是如此。当年报考轻工学院时,她本想读 " 更适合女生 " 的外贸专业,却意外被调剂到汽车制造专业。" 专升本 " 有点像个附加选项,她认为自己只是顺手完成了而已。但在工作几年之后,她发现自己很少再依赖 " 学历 " 这块敲门砖,她甚至不想专门抽出时间来,去拿那张毕业证。
(图 /pexels)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之下," 专升本 " 在当下是否还是一种主流选择?我们就这个问题,询问了上述的所有在校生,似乎每个人的回答都带着一点不确定:张彭阳还没入学,没计划好更远的未来;陈三金有些犹豫,但觉得自己大概率会试试;还有半年就要毕业的王爽,则是唯一一个给出确切答案的—— " 会去试试 "。因为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她了解到,医院对于正式员工的学历有着更高的要求," 至少也得是硕士研究生 "。
这样看," 平替 " 到了最后,似乎还是会走向 " 贵替 "。近年来,在诸多 " 高分考生滑向专科 " 的新闻背后,总有人心怀隐忧,觉得这是一场以学历为筹码的 " 豪赌 ";也有教育专家认为,过分崇尚 " 务实 " 的风气,实在不应该成为教育界的主流。
但这一切,对于刚刚毕业、已经在为工作焦虑的年轻人来说,显得太过遥远。
毕业季过后,生活带来的是对未知的焦虑和担忧。(图 /《成人孩子们》 )
早在 5 月底,刚刚结束春季高考的陈珏伶,已经开始了自己的 " 暑期实习 "。早上,她在一家连锁餐饮店打零工;下午回家以后,她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编程专业,帮学长们做一些直播运营、数据抓取和视频剪辑的工作。虽然这些工作仅仅是她的专业领域中最基础的操作,对她个人来说不会有太多提升,但她也不太在意。
对她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多赚点钱。她想利用暑假最后的时间,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应受访者要求,除王爽、陈珏伶外,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运营:嘻嘻;排版:黄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