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8强赛,中国队客场0:7不敌日本队的比赛结果一出,立即在朋友圈刷屏。确切地说,比赛还在进行的时候,朋友圈就已经开始蔓延着不满的情绪。
就这场比赛而言,可以说是中国队的“完败”。技术统计显示,中国队全场只有1次射门,控球率勉强超过两成。这场比赛也创造了中国男足几项不堪的纪录,比如对日本队比赛有史以来最大比分的失利,尤其让中国球迷感到难以接受。
比赛结束当晚,众多社交平台的评论区里充斥着球迷愤怒的留言。他们并非不了解两队的实力差距,赛前很多人也预料中国队会失败,只是没想到会以这么大的分差失败。即便是中国队主教练伊万科维奇,赛后也坦言没想到有这么多失球。
足球是一项充满激情和悬念的运动,球迷因为出人意料的比赛结果,短时间内表现出大喜大悲,确实有情可原。“爱之深,责之切”,在这个时候还有这么多球迷关注中国足球并为之动情,这其实也是中国足球的福气。有人气,才有希望。
对中国足球来说,这场失败不是终点,只是一个经历。毕竟“18强赛”刚刚开始,中国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更重要的事情是收拾心情,打好以后的比赛。无论何时,没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强者心态,就没有强大的中国队。所以,包括球迷在内,中国足球需要尽快走出这场比赛带来的阵痛,恢复平静的心态。
当然,这场与日本队的比赛,仍然极具参考价值,可以让中国队和中国球迷更清楚地了解中国足球与强者的差距。
在技战术层面,中国队教练组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实力定位和人员组合。如果赛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少输为赢”,更务实地做好密集防守,也许分差不会这么悬殊,将来如果以净胜球定名次,也不会因为这场比赛而懊悔。
而足协和体育主管部门也应该从这场比赛反思中国足球如何迎头赶上。日本足球在这场比赛展示了压倒性的优势,给中国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说造成了强烈的刺激。
还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足球队与世界杯屡次“只差一步”的时候,日本队在亚洲甚至还排不进强队之列。两国足球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启了职业化改革,也在多次真刀实枪的对抗中检验了各自的职业化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比赛不仅仅是场上队员的对抗。
日本队的人才储备和比赛经验,是中国队目前可望不可及的。他们的成功源于完备的青训体系和长期的国际化战略。与日本足球相比,中国足球走了太多的弯路,经历了太多的波折。抛开情绪化的宣泄,不得不承认这场比赛充分诠释了“技不如人”,大比分的失败不是因为某个球员发挥失常,而是因为整体实力差距太大。
认识到这一点,中国足球应该更坦然地接受这场失败,更积极地求变图强。近些年,足协管理层曾暴露了诸多问题,多名高级管理人员因为腐败被查,中国足球队也受到波及。未来,中国足球应该有更强烈的紧迫感,扎扎实实地落实改革发展的部署,打好基础,提高实力。
很遗憾,中国男足目前还没有实力让球迷“赢了一起狂”,但是仍然有很多球迷在努力做到“输了一起扛”——他们仍在关注下一场比赛,也希望中国足球继续往前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