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窗 搜狐城市
9月初,成都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科创平台,每年举办“校企双进·找矿挖宝”对接活动,聚焦航空航天多个细分领域的成果转化。
近年来,成都视科技转化为科创“头号工程”,取经于西安顶尖学府,无疑是期待航空航天产业更上层楼。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的成都,能否“挖宝成功”实现排位跃升?
科技成果本地产业错位
科技创新,是产业经济核心驱动力。作为西部双极之一,蓉城科创优势和短板都很明显——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众多,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具体来看,截至去年,成都人才总量突破650万,拥有65所高校,其中8所“双一流”,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46家。行业研报显示,在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中,成都排名第六,仅次于北上广深杭。
成都科研和创新投入增速明显。以2023年为例,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733.26 亿元、同比增长16%;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同比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超1.35 万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614.2亿元、同比增长10.8%。
不过,亮眼纸面数据之下,正如当地党报所言,成都“存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够高、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中试熟化平台数量较少等问题”。研报显示,在蓉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合同成交额,输出到成都企业的占比不足三成。
高校毕业生去向是一个可供参考的维度。数据显示,四川大学2021届毕业生选择在成都就业的比重,不足四成。而上海、广东部分名牌高校的本地就业率往往都在70%以上。
究其原因,一是科技成果与成都本地产业存在错位。主要表现在成都缺少相关产业布局或本地产业承载能力有限,导致相关科技成果出现外溢与转移(如电子科大高性能微博陶瓷材 料技术领域10余项科技成果在苏州、深圳等地得到转化与产业化)。
二是成都产业配套及应用场景待完善。在轨道交通等领域,成都缺乏试验线等相关产业配套与应用场景,可能造成成果“外流”(如由于成都缺乏磁浮商用车试验线配套,西南交大相关核心技术在大连实现转化,项目估值超800万元)。
虽然成都已规划建设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等11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不高,存在本土企业“接不住”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如此一来,成都便将目光投向省外——以自身有优势、有潜能的产业对接外省科创资源——市校合作就是现实路径。
成都西工大双向奔赴
成都市科技局透露,截至2023年底,成都先后与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北航等20所高校签署协议,围绕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展开合作。9月2日,成都又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约合作——成都“牵手”西工大,双方能否达成共享共赢?
西工大强劲的科研实力是业内公认的,该校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是国家“双一流”。尤其在航空领域,全国约半数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该校校友。
成都与西工大颇有渊源,三十多年前就有合作。刊登在1993年第3期《西北工业大学学报》上的“教育服务经济 企业支持学校”一文透露,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决定向西北工业大学投资4300万元,支持学校建设。公司总经理与校方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文章称,多年来(西工大)先后与成飞等12个大型军工企事业单位及地方签订协议,以本校优势服务于企业和地方,为其科技攻关、技术改造、人才培养及经济腾飞提供智力支持,而企业和地方主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和照顾……产教研结合模式,使双方都尝到了甜头。
多年之后,前缘再续——年初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与西工大签署合作协议后,成都市政府与西工大市校“牵手”合作升级。双方将共建四川天府新区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参与国家实验室、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实验室等建设。
如今成都能给的不止“决策咨询、学生就业”等,还有西工大科技攻关所需的丰富资源——以先进动力研究院为例,研究院入驻天府海创园办公,签约科研团队23个;研究院与成都共建研究中心获省级认定,短短数月申请发明专利15项。
而成都则期待西工大结合本市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先进动力、材料、制造、控制中心、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平台等),推进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成都多区市与西工大举办“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聚焦于航空航天的信息控制、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细分领域”。
成都牵手西交大,从合作框架和双方期待都有案例可循。2020年,成都与上海交大合作。除天府新区总部外,交大四川研究院目前已建设西昌暗物质研究基地、德阳新材料研究中心、成都(温江)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宜宾表面改性与增材制造研发创新中心4个分基地。
依托研究院承担科研合作近150项,经费超2亿元,经费年均增长逾50%,申报获批专利超30项;成果转化上“引育科技企业50家,产值超5亿元,培育国家级高企7家”。研究院官网显示,该院孵化的九天画芯、墨酷创新、诺米代谢、适宇智能等企业实现后续融资。
成都分羹万亿航空产业
复制市校合作成功案例,最终目的是提升产经实力。需要开辟下一个万亿产业的成都瞄准高端装备,而航空产业是重中之重。
成都是传统航空工业重镇。早在“二五计划”期间,代号“132”的歼击机制造厂就在成都成立,此后经年多款主力战机从此地起飞——这座厂就是后来的成飞集团。随后,成发公司、成飞民机、中电科航电等航空制造企业先后崛起,一系列航空科研院所也扎根成都。
近年来,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破空,成都将底蕴深厚的军工优势转化为航空制造产业优势——C919机头、客舱核心控制系统、信息系统、机载娱乐系统等都是“成都造”——2022年成都91户规上航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达1054亿元,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23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4%,装备制造产业增长8.1%。在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加剧、增速趋缓的当下,成都显然希望装备制造能趁势而上。在航空产业上,四川天府新区与青羊区、新都区将扛起成都大旗。
具体来看,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以及各类实验室扎堆的天府新区,将侧重于航空领域基础研究;航空产业底蕴深厚的青羊区,主要是航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后发追赶的新都区,则聚焦航空发动机航空大部件和民用大飞机。
西工大所在的西安,也是成都航空产业取经学习对象。拥有国内航空近1/4、航天1/3以上科研单位及生产力量,西安航空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航空领域唯一入选。去年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速高达23.6%,按规划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2800亿元。
在中国航空工业版图上,上海、西安、成都、南昌、沈阳等地均有不俗实力。面对万亿级产业蛋糕,抢食者众——对于成都来说,“借外力练内功”积极融入全国产业版图,肯定能“分一杯羹”。
参考资料:
成都市与西工大再“牵手”.成都日报
成都创新协同发展引领成都都市圈建设.战略与决策
成都与上海交大共建5个高能级研究平台.成都日报
“一核一极多点”成都多区域发力航空产业.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科创产业错位,成都“取经”西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