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先生在独奏音乐会上。
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先生的独奏音乐会——琴时明月。当晚,83岁高龄的殷承宗接连演奏了莫扎特、贝多芬、德彪西、舒伯特等人的钢琴名作,下半场的舒伯特的“天鹅之歌”降B大调第21号钢琴奏鸣曲D.960,演奏时长超过35分钟。这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体力和技艺的极大考验,真是让人捏一把汗。
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一个多小时下来,殷先生始终保持着举重若轻的优雅风格,轻重、快慢、明暗、气息均收放自如,让人沉醉其中,忘记了他已是耄耋老者。甚至,演奏结束后,他还一口气安可了三首作品答谢观众。
我不得不感叹,一个人的生命热情,有时候并不与年龄必然相关,有的人就是可以在生命的全程中绽放绚丽。
回程的地铁上,我刷着手机,恰好看到一则关于殷先生的报道——“83岁仍每天练琴5小时”,不由得再次钦佩。这两年,人们关于工作和退休有诸多讨论,其实,工作或退休,并不是问题。真正重要的是,你找到自己的生命热情了吗?这份热情,是一股持续而强烈的生命冲动,它可以让人超越失恋的痛楚、经济的困顿、外界的鄙夷,乃至生命历程中所有的晦暗、颓唐与挣扎。
这份只属于自己的生命热情,甚至可以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正是这份生命热情,让贝多芬在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后,继续自己的音乐志业;让苏东坡在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的一贬再贬生涯中,依然保持高度的乐观精神和丰沛的创造力;让格特鲁德·埃德尔不顾舆论的蔑视,成为首位完成横渡英吉利海峡壮举的女性;让一个叫王计兵的外卖小哥,在争分夺秒的奔忙之余,写下了5000多首诗歌……
是的,这份生命热情,还可以超越人类所定义的职业概念,让人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翅翱翔。有了这份生命热情,你就有了终其一生的寄托与追求,活出更丰富、厚重、悠远的人生。
胡适说,“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也应该有他非职业的玩意儿……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是的,你闲暇时的生命热情,可与你厮守终生,甚至陪伴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83岁的殷老每天练琴5小时,不觉枯燥,反而其乐无穷。因为这早已超越了工作与闲暇的对立,而直抵生命、存在和价值的本源。
说到底,所有的概念,都有阐释、修正和重新界定的空间。或许未来,工作和职业也将被重新定义。真正的强者,不会被某个概念所束缚,却能将自己的生命热情释放到极致。就像尼采说的:“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他应当听从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
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人类文明走过了漫长之路。窃以为,找到属己的生命热情,正是开启后者的关键钥匙,这是所谓“现代人”的应有的体悟。祝愿亲爱的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热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